開箱

檢視相片
哪裡買便宜?

2017年拉美政經面貌與往年最大的分歧就是,跟著巴西、委內瑞拉等區域主導型國家墮入政治內爭,美國和中國等外部身分的影響凸顯。

好比,特朗普當局可能「逆轉」北美自貿區23年來的開放和合作,給身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出口國的墨西哥帶來轉型壓力;阿根廷和智利總統出席了北京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岑嶺論壇;巴拿馬與中國建交,成為眾多中國大型企業進入美洲市場的主要門戶。

紙牌屋效應

綜觀拉美國家2017年的政經波動,政壇惡鬥的「紙牌屋效應」最吸引眼球。

其一,巴西貪腐歹戲拖棚。

巴西前總統盧拉2011年離任時支持率高達87%。 2017年7月他因總統任內收受財團不法贈與濱海豪宅,並借此涉入巴西石油公司的大範圍好處輸送,而遭聯邦法官判刑9年半。盧拉律師透露表現將上訴,並再次訓斥司法機構與現任總統特梅爾共謀迫害。

特梅爾本人則於6月因「違反對國度和社會的職責」罪名遭總查察長起訴。2016年9月特梅爾就職時的支持率為28%,稍後即捲入多起貪腐醜聞,今朝支持率已降為7%。特梅爾拱倒前總統羅塞夫而上臺,再被司法追查,儼然巴西版的「紙牌屋」繼續劇!

特梅爾醜聞所涉,除暴光已久的巴西石油公司案和建築商跨國行賄案外,2017年5月又爆出前議長封口費案—涉案企業負責人巴蒂斯塔提及的行賄對象,包括前後3任總統,還有部長、國會議員、州長和市長等。6月巴蒂斯塔接受拜候時透露表現,特梅爾帶領的國度是「最大和最危險的犯罪組織」,十天后總查察長以貪污罪名告狀特梅爾。

在國會保駕下,「逃脫大師」特梅爾總算賴在臺上,而且鞭策了市場期待的勞工法鼎新,但他也認可,養老改革或無望在其任內通過。

檢視相片
巴西總統特梅爾。(美聯社)

巴西總統特梅爾。(美聯社)

其二,委內瑞拉如風中殘燭。

2017年初的一項調查顯示,委內瑞拉75%的民眾因營養不足,平均減重8.7千克。

4月起,因委國惡性通脹及嚴重抗議舉止,跨國油田辦事公司陸續撤離。繼前三年墨西哥、義大利、智利、巴西、加拿大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陸續停飛卡拉卡斯後,拉美最大航空團體拉塔姆(LATAM)、阿根廷航空和達美航空亦相繼停飛這一委國航線。網友推薦

委總統馬杜羅7月底公佈制憲大會代表選舉圓滿成功,但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拉美九國,以及西班牙、加拿大等國均不予認可。美國財務部則以委政府粉碎民主秩序為由,對馬杜羅小我採取制裁辦法。後來,特朗普的第三版觀光禁令在第二版根蒂根基上去掉蘇丹,增添了查德、朝鮮和委內瑞拉部門官員。

10月15日委內瑞拉處所選舉中,馬杜羅輔導的社會主義党取得18州的執政權,否決黨的「民主連合圓桌會議」只拿下5個州。美國國務院談話人希瑟·諾爾特說:「我們訓斥委內瑞拉既不自由又不公道的選舉。委內瑞拉人民的心聲沒有被聽見。」

11月13日委政府未能付出債券的2.8億美元利錢,惠譽宣佈委石油公司違約,標普調降委國長時間外幣主權債信評級至「選擇性違約」。在此之前,總統馬杜羅呼籲相幹投資者與委國國債持有人「來卡拉卡斯睜開外債再融資和從頭談判流程」。阿根廷總統則表示,美國應當對委國石油實行周全禁運。

12月10日委國市政選舉遭否決黨抵制後,馬杜羅悍然要求制憲大會制止反對黨列入2018年的總統大選,恫言「他們將從政治地圖上消逝」。

檢視相片
一位穿著委內瑞拉國旗樣式茄克的抗議者,在抗議委內瑞拉總統的遊行步隊中,燃燒路障。(路透社/作者提供。)

一位穿著委內瑞拉國旗樣式夾克的抗議者,在抗議委內瑞拉總統的遊行步隊中,燃燒路障。(路透社/作者提供。)

其三,洪都拉斯憲政危機重現。

中美洲國度洪都拉斯現任總統胡安·埃爾南德斯,在11月28日大選中以微弱票數領先,且其優勢「弗成逆」,將成為該國史上第一名蟬聯的總統。但反對黨同盟要求重審計票結果,而國度員警一度謝絕履行總統的宵禁令。

要知道,2009年該國軍方政變掀翻總統塞拉亞,原由就是塞拉亞為謀求蟬聯,試圖鞭策公投修憲。雖然洪國最高法院2015年顛覆憲法制止蟬聯的劃定,但社會上明顯對此尚未形成共鳴。

特朗普效應

特朗普的內閣班子無一人為拉美裔,這是美國近30年來的首例。奉行自由經濟的秘魯總統庫琴斯基,屢次正告特朗普的商業護衛主義偏向十分危險。而特朗普退出TPP的決意,使得墨西哥、智利、秘魯等環亞太拉美國度進一步融入亞太市場的起勁受挫,客觀上也增添了這些國度的交際構和本錢。

如何購買?

從地緣經濟角度看,「特朗普效應」對拉美影響最大的環節,當屬北美自由商業協議(NAFTA)的重新談判。屬於北美自貿區的拉美國家只有墨西哥一個,但墨西哥是拉美移民借路去美國的中轉國,也是拉美第一大汽車製造國;北美自貿協議若破局,對拉美的潛伏影響不言而喻。

檢視相片
美國總統川普(AP)

美國總統川普(AP)

墨西哥不希望特朗普藉口商洽破碎退出北美自貿協議,也不進展美國取消對所謂「夢想者」—即在孩童時抵美的拉美移民—的保護。2017年1月就任墨西哥外長的路易士·比德加賴為討好特朗普當局,不但驅逐了朝鮮大使,更在拉美國家中帶頭向委內瑞拉施壓。然而,已進行的五輪北美自貿協定談判並未給墨方吃定心丸。

從新談判的三方代表別離是:美國商業代表萊特希澤、墨西哥經濟部長瓜哈爾多和加拿大外長弗雷蘭。從8月首輪重新會談的「各說各話」到10月第四輪交涉三方出現「龐大觀念差別」,其首要爭議有三:美國提出的「日落條目」(協定5年後主動失效)、汽車原產地規則和爭端調整機制。

這其中最辣手的是汽車原產地劃定規矩。今朝的劃定規矩要求,在北美發賣的汽車最少有62.5%的零部件來自北美地域,才可免去進口稅。特朗普要求將免稅門檻提高到85%,並且要有50%來自美國。美國商會指,特朗普當局試圖以「毒丸提案」破損交涉。

11月的第五輪談判前,墨西哥提議答應每隔5年進行一次佈局性評估,而非像美國要求的在沒有從新構和的情況下主動終止協定。如何購買?談判竣事後,加拿大外長表示「某些關頭範疇仍存在重大分歧……而那些提議我們底子不克不及同意」。三方能否按照計畫在2018年3月達成和談,難以樂觀。

對美國而言,由於跨境供給鏈對企業損益分派的改變遠比傳統貿易複雜,退出北美自貿協議帶給美國的實質損害,可能比特朗普估算的要嚴重。但假如還是維繫過去的狀況,也是美國製造業所不肯接受的。仍以汽車原產地規則為例,美國對日本汽車業在墨西哥設廠,利用北美自貿協定關稅優惠之便大舉將汽車輸入美國、擠掉美國國內就業機會,積怨已久;新版要求或將迫使日本在墨西哥的汽車廠大半轉移至美國。

對墨西哥而言,為確保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與其接受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定」,不如恢復為美國向世貿組織成員國提供的「最惠國」待遇。另外,墨西哥若失去北美自貿協定,將致力於打造向拉美其他國家出口汽車的裝配中心,而這塊市場其實更適合中國在墨西哥的合資工廠。

對拉美而言,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轉向,不僅促使墨西哥與南美國家在深化拉美區域合作方面下真功夫,而且使得「中國機遇」和「甯靖洋意識」成為當前多數拉美國家對外戰略的主要考慮。其中,不排除部份拉美國家與中國、日本、韓國、東盟簽署更普遍的自由貿易協定。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特朗普效應」有助於鞏固拉美的右翼政權,而對左翼政府不利。特朗普上臺後,除加大制裁委內瑞拉政府外,還一反奧巴馬推動美國與古巴和解的勢頭,收緊了對古巴的旅行限制,拉黑了數百家古巴國企,並且利用所謂的美國駐古外交官及其家屬受到「聲波武器」襲擊一事,暫停了古巴人赴美簽證業務,驅逐了一批古巴駐美外交人員。古巴方面則否認美方的指控,同時宣佈一系列便利古巴僑民和古巴裔美國人往返古巴的措施,迂回乞降。

一帶一路效應

2017年4月,中右翼的阿根廷總統毛裡西奧·馬克裡,成為繼秘魯總統庫琴斯基之後第二位接受特朗普邀訪的拉丁美洲總統。但他深知「中國的支援才是阿根廷重返世界舞臺的關鍵」,因此積極邀請中國參與阿根廷的建設。

檢視相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AP)

5月中旬,馬克裡受邀成為北京「一帶一路論壇」的兩位拉美總統之一(另一位是智利總統巴切萊特)。訪華時代,阿根廷交通部和中國鐵建公司簽署了聖馬丁鐵路革新專案的協議。該項目除1626公里鐵路改建外,還包孕建設120座橋和1600公里的旌旗燈號系統,將為阿根廷創造2.6萬個就業機遇。

10月國會中期選舉中,馬克裡向導的「變革同盟」獲41.8%選民撐持,為阿根廷重返民主政治以來在中期選舉裡得票率最高的政黨。《經濟學人》據此認為,阿根廷「正廢除庇隆主義的魔咒」。與此同時,前總統克莉絲蒂娜新成立的「人民團結黨」雖僅獲21.8%選票,但她本人贏得參議員席次,可暫免一連串貪污指控。

11月15日,阿根廷水師的三艘潛艇之一、德國制「聖胡安」號在南美東海岸失蹤,據判定已因故障沉沒。44名船員中,包羅阿根廷史上首位女潛艇員。此事給上臺兩年的馬克裡「在軍隊重組框架內」消除首要軍種總司令的職務,供應了機遇。阿根廷朝野更替後,政局的穩定成長有益於「一帶一路」倡議在本地的實施。

「一帶一路效應」對台海兩岸關係也產生外溢作用。6月12日晚間巴拿馬總統卡洛斯·巴雷拉公佈,克日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豎立周全外交關係,並指派副總統兼外長到北京與中國外長簽訂建交公報。巴雷拉總統在講話中說:「中國在巴拿馬經濟成長中一向飾演著重要腳色。今朝,中國已成為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和巴拿馬科隆自貿區的第一大貨色供給國。」中國每年繳納1.5億美元的運河通行費,巴拿馬以客為尊實乃常情。

2017年11月巴雷拉總統首度訪華,習近平主席默示中方把拉美看作「一帶一路」扶植不可或缺的主要參與方,巴拿馬完全可以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拉美天然延長的主要承接地」,並呼籲兩邊以共建「一帶一路」為管轄,增強發展計謀對接,把兩國互補優勢轉化為全面合作優勢。

中國和巴拿馬正式建交後,如再支援與巴拿馬運河競爭的尼加拉瓜新運河,恐會得不償失,是以尼加拉瓜運河的將來成長備受存眷。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公司副總裁彭國偉接管《亞洲週刊》專訪時透露表現:「建大運河是商業行為,沒有政治背景。巴拿馬與中國建交與否,不會改變開發運河的根基身分。」話雖如此,蝕本的生意有誰會做?

卻是智利的國內政治,仿佛沒有受到外部身分的過多影響。11月19日智利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前總統皮涅拉得票36%,大幅領先排名第2、中左翼的吉耶。皮涅拉如於12月17日贏得第二輪選舉,智利政局將再從左派回到右派。

而哥倫比亞、墨西哥、巴西劃分在2018年5月、7月、10月的大選,目前民調領先的候選人都屬民粹型政客。2018年末的拉美政經疆土,不出意外的話將從新回到由內部身分主導的款式。

*作者為臺灣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傳授兼拉美經貿研究中心主任

相幹報導
任人宰割的「地球之肺」 巴西總統為拼經濟開放雨林庇護區 法院實時擋下
「一帶一路」延長到大西洋彼岸?拉丁美洲可否靠中國重振經濟

破盤出清


以下內文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E5%90%91%E9%A7%BF%E8%A7%80%E9%BB%9E-%E6%8B%89%E7%BE%8E%E5%9C%8B%E5%AE%B62評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9eu5z9222k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